BLOG

深圳爆火“网红打卡点”,隐藏了这些美学→

漫步在深圳大街小巷

经常都能被这座城的美丽惊艳到

在这里你能看到

西连莲花山公园、东接笔架山公园

仅需10分钟穿梭其中的空中廊桥

串联起沿河空间的碧道

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河道

一边是树的海洋、花的世界

位于城市中轴线

融合了深圳文化与自然之美的

诗书礼乐公园

还有被誉为“最美婚姻登记处”的

福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

坐落于香蜜湖公园

花园里领证,水上办婚礼

繁忙的街道、高密度的“水泥森林”

能够与蓝天白云、青山绿水

巧妙地串联融合在一起……

哪些是你认为最能代表深圳的城市美学?

想必熟悉深圳的小伙伴会发现

上面提到的这几个“网红打卡点”

都位于深圳福田区

而就在昨天(8月20日)

一场关于 “美”的论坛

在福田举行!

8月20日,由中华美学学会、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的“2022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”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行。

本届论坛以“重新发现城市美学”为年度主题,通过开题演讲、主旨演讲、高峰对话和平行论坛等重点环节,共解深圳美学密码,探索属于深圳的城市建设美学发展之路。

活动都有哪些亮点?

布布带你看看

业内大咖聚焦

对话城市美学,书写深圳之美

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

究竟什么是“城市美学”?

建筑有设计感、景观漂亮有特色的就行了吗?

实际上远不止如此

在众多关于美学研究的论题中,城市美学持续以其独特的方向打破既定的范式,它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勇敢探索,并不断跨越艺术边界,呈递着新鲜的答案。

城市美学并不仅仅意味着建筑、景观或装饰物品,不论是对城市文明建构的硬件规划管理、城市文明的内部协调机制,还是对人与自然和谐规律的探索,都将为「美」的定义开拓新的边疆。

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,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。如何唤醒美学意识,提升城区生活品质,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议题。

在深圳生活这么久

你觉得“深圳之美”美在哪里?

也许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来看

深圳之美,首在生态

深圳是“千园之城”,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遍布着1000多座公园;

深圳之美,集于建筑

在深圳很多地标性建筑中,皆彰显着设计之美、科技之美、绿色之美、现代之美、古典之美、匠心之美,甚至速度之美、质量之美;

深圳之美,贵在人文

深圳还是全民阅读典范之城、志愿者之城、博物馆之城、关爱之城、崇德向善之城、科技创新之城、连续六届的全国文明城市……

这座城市的色彩、声音、气味、触感

以及文化、精神等集合起来

形成了深圳独一无二的城市美学

本届论坛汇聚城市规划、建筑设计、艺术设计、美学研究等领域的30余位跨界学者、嘉宾。

专家观点节选

中华美学学会会长 高建平

高建平会长在视频致辞中表示,城市美学是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,将城市建设得美丽,使城市的居民赏心悦目,使城市的游客流连忘返,使城市的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,这些都是城市美学研究的课题。

美是一种生产力,城市建设得让人喜欢,让居民产生感情、有自豪感,这些都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软实力。过去四十多年,城市在长出、长高、长胖,城市之美成了一个突出的美学问题。

深圳过去40年创造城市发展的奇迹,为全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典型范例,也提出了众多美学研究课题。希望更多美学家关心城市美学研究,将美学写在中国的大地上,将美学写在中国的城市中。

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 王京生

王京生表示,“全民创意”是美的最强大创造力,创造美不仅是艺术家的责任,更是每个人都有的天赋能力,每个人都是美的创造者。

深圳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,也是一个伟大的创意。深圳正从“全民阅读”向“全民创意”转变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意主体,都可以实现创意梦想,创意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。

“全民阅读”推动和启发了每个人的读书激情,“全民创意”也必将激发更多人的创意激情、创意思维,产生更多伟大的创意成果。美学之广大和深厚的根源,存在于民众之中,寻求美的过程就是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”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 孟建民

孟建民院士指出,城市审美,是多纬度、多方面、千头万绪的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、去领悟。城市美学涉及从宏观到微观、从过去到现在、从人文到自然。

节点和标志物的设计与塑造是城市审美优劣的决定因素,建筑物、标识物、雕塑、高塔等可作为城市独特的对景标识。

要善于运用城市对景等方式,实现城市全规模尺度、跨时代美学、人造审美与自然审美、局域审美与全域审美、静态审美与动态审美等要素的叠合,展现城市的人工之美、自然之美。

对于深圳之美你有什么看法?

来评论区跟大家聊聊吧

原标题:《深圳爆火“网红打卡点”,隐藏了这些美学→》

阅读原文